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相关链接

  石德凯的“老江湖”

  本报记者 蔡臻欣 发自上海

  1997年6月清华同方(600100.SH)上市时,石德凯还是个大学生。他在清华同方上市前的三天内向父母和一些亲戚筹集了30万元,加上自己的10多万元,刚开盘就一起押了下去。

  “下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手心里都是汗。我原先预计清华同方的开盘价至少在32元以上,谁知道集合竞价开盘才27.80元,随后还往下沉了一沉。”结果他以均价26.50元满仓杀入,第二天抛出,一笔就赚了将近10万元。

  2000年8月,石德凯中签的一只股票麦科特(000150.SZ,现更名光电股份)上市。“我觉得做光学镜头的企业没啥意思,况且开盘价也比较高,就随手卖掉了它,哪里知道它当天就涨了5元钱,此后一路上扬,居然一直冲到28元的高点,比我的卖出价几乎翻了一番。”这次经历促使石德凯开始认真研究新股。

  到了2001年2、3月间开始的那波沪市“3字头”新股波澜壮阔的炒作高峰到来时,石德凯开始“丰收”:“天鸿宝业(600376.SH)我是开盘5分钟后买入的,结果每股赚足了10元,西藏天路(600326.SH)也是开盘20分钟内介入,每股赚了5元。”

  “新股总是不乏机会,比老股更刺激,也更需要胆量和想象力。就拿IPO暂停前上市的晶源电子(002049.SZ)来说吧,盘子2000万股,去年6月6日当天换手率63%左右,应该说不算很高,但那些天大盘跌得惨不忍睹,这只股票还能有这样高的换手率就很不容易了。我第一天尾盘的时候买了30%仓位,第二天刚刚创新高,我就全仓进去,反正那时候老股也不敢买。这只股票给我带来了将近40%的收益,时间仅仅是两个月不到。事实上不要说40%,就是20%的收益在那样惨淡的市道中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 上一篇教程:
  • 下一篇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