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谁教育不如市场教育。”在投资者都已慢慢对新股高价发行“见怪不怪”的时候,中国西电28日上市当天即告“破发”,使市场亲眼见证了“新股不败”神话的破灭。在机构投资者面对新股发行风险越发冷静之后,新股发行体制仍需作出适当调整,以减小二级市场风险过大、超募现象严重等一系列影响。

  中国西电“破发”已有预兆

  2006年8月18日,中国国航登陆上证所首日即在盘中跌破每股2.8元的发行价,在当时震动了市场。时隔三年多,在2009年中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实施半年后,市场又见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中国西电在28日上市交易首日收于每股7.79元,较每股7.9元的发行价下跌1.39%,去年恢复新股发行以来的“新股不败”神话戛然而止。

  虽然发行市盈率已降至半年来最低,但中国西电上市首日即告“破发”却绝非偶然。2009年12月23日,中国中冶在网下配售股解禁当日“破发”,机构资金“被套”2.714亿元,机构参与网下配售“稳赚不赔”美梦惊醒;2010年1月26日,中小板新股巨力索具上市首日仅上涨8.25%,一向被大幅爆炒的小盘新股陷入“冰点”;而就在1月28日当天,刚刚上市7个交易日的创业板新股星辉车模和台基股份也跌破发行价。

  一系列信号显示,在新股发行价长期居高不下,但市场却在近期出现调整的情况下,两者的交叉导致了参与网上申购的投资者在新股上市首日也出现了浮亏。这个事实对执迷于“新股不败”神话的中国投资者而言显得不能接受,而在成熟资本市场却极为常见。

  1月27日,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后跌破发行价,当天收盘时较发行价下跌逾10%。对此,东兴证券总经理助理、研究所所长银国宏表示,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在成熟市场是正常现象,但中国投资者此前一直因忽视风险因素而对此缺少正确认识。

  中国西电发布的网上中签率公告显示,此次网上发行共有97.35万个账户进行了申购,而网下配售则有包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企业财务公司旗下的共154个配售对象参与,其中不乏基金公司管理的社保基金组合。在97.35万个账户上市首日即告浮亏后,机构资金在3个月的限售期后“解套”的难度依然不小。

  机构重新审视网下申购新股

  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股相继跌破发行价后,不少机构已经开始对新股的高价发行进行实质性反思与回应。据记者了解,在中国西电发行之后,上海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已经相继放弃了对二重重装和中国一重等大盘股的网下申购报价。为该机构负责新股价值研究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新股高价发行造成的“破发”使得机构不得不放弃网下配售,以减小风险。

  记者发现,自2009年年末中国重工、中国北车、中国化学等一批发行市盈率超过40倍的大盘股发行以来,机构参与网下配售的热情明显下降,获配网下配售股份的机构数量从中国北车发行时的300余家已下降至目前的100余家。而参与机构数量的减少,意味着以往“哄抬报价”的现象可能会有所减弱。

  不过与上述大盘股相比,中国西电7.90元发行价对应的34.17倍发行市盈率相对而言并不算高。

  国金证券电力设备行业高级分析师刘江啸表示,中国西电之所以上市首日即告“破发”,一是由于大盘近期连连下挫,市场情绪颇为谨慎,二是市场对于中国西电所处的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认知度可能并不高。他认为,作为国内输配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电网投资相对确定的背景下,中国西电的“破发”警示了新股上市首日原本应有的风险。

  新股发行体制仍需作适当调整

  东航金融注册分析师姜山认为,自2009年年中重启新股发行以来,摊薄后的发行市盈率自30倍迅速飙升至最高的120倍,尽管笼罩着所谓高成长性的光环,但大量新股发行价格虚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市场也最终给予了明确的选择,那就是“破发”。

  不过,对于市场中认为新股上市首日“破发”代表“熊市”来临的说法,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新股立即“破发”一方面暗显出目前股市整体情绪偏低,但更多还是折射出目前新股发行体制仍需在制度上作适当调整,以减少高价发行带来的二级市场风险加大、超募资金比例过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在1月14日闭幕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在2010年继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加强对询价、定价过程的监督。这意味着,在询价阶段有所动作,成为监管部门在2010年对待新股高价发行的“降温”首选方式。

  而据记者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与沪深交易所将于本周五在上海召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探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相关热点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发行价格形成机制与股票承销制度。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