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避掉4种“猫腻”理财产品说明书
 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说明书让人眼花缭乱,如何在那些动人的广告词和醒目的收益率里去伪存真呢?
  有很多人不去认真研究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一味相信它宣传的“高受益”,产品买到手后,实际受益并不像说明书所说的那样高。那么,到底是理财说明书在说谎,还是我们自己的“段位”不高,忽略了一些不该遗漏的信息?总之,我们还是多学多问,不断增长一些理财知识为好,这样,我们就能分辨理财产品的优劣了。
  风险提示不能不看
  无论哪种理财产品,只要有收益,就一定有风险。而一些理财单的“风险提示”往往容易被忽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提示往往是以更小的字体、更浅的颜色,出现在说明书不起眼的角落的。
  所以,在阅读说明书时,请掌握以下原则:
  由后及前 要真正看懂说明书,不妨先看后面再看前面,因为风险提示大多出现在说明书的末尾。
  由浅及深 先看浅色字,再看黑体字,因为浅色字是被故意淡化的,商家希望避免被你过分关注。
  由小及大 先看小字,再看大字。多数情况下,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亏损会被藏在小字说明里。
  不盲目相信“收益率”
  有许多投资者抱怨:“明明宣传的收益率有20%,为什么到手时只有15%呢?”这是因为理财单一般所提到的只是“预期收益”。
所以,投资者在打量说明书中的诱人数字时,必须多几个心眼。
  ———预期最高收益率不代表实际收益率,跟踪市场上以往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可以看到,达到“预期”的概率并不高。
  ———注意看理财单上的收益率是否是年化收益率。比如,一款3个月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是4%,这并不代表你投资10万元,3个月后能拿4000元的收益,因为这个“4%”是12个月的收益率。因此,即使预期收益到手,投资人也只能拿到1000元的回报。
  ———须将投资币种引起的汇率损失计算在内。例如投资美国市场的D Q II产品,即使实现了理财单上预期的收益,实际收益也将随着人民币的可能升值而缩水。
  警惕晕轮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晕轮效应,现正广泛应用在理财单上。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由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这就是为什么你通常会在理财单的首页看到大大的字体———投资3年,美元年化平均回报率28%、澳元33%。
  这种营销手段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认知心理———只看见他们认同或追求的,而对其他问题视而不见。商家会在有些产品说明书的醒目的地方写上“零手续费”“零管理费”等字样,但却会在不显眼的地方标注需收取费用。
  因此,阅读理财说明书时,千万记住:不要让晕轮效应蒙蔽了你的双眼。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 上一篇理财:
  • 下一篇理财: